认定违法占地地类,是以规划为标准还是以现状为>尺度/h2>
国家规定将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每年度国家组织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及行政区划变化进行外业实地调查基础上,获取变化地类图斑、土地权属(宗地)、行政区划数据,实时对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更新。在案件查处过程中,通过对违法用地的勘测定界,并将有关坐标数据套合到上一年末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或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或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示的现状地类,即可判定违法用地占用土地的地类。
三调草地分类>尺度/h2>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海拨高差悬殊、气候千差万别,形成了多种的草地类型,全国统一草地资源调查将全国天然草地划分为18个草地类,824个草地型。

在各类草地中,高寒草甸类草地面积最大,全国有5883.42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7.77%。这类草地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及外缘区域。依次是温性草原类草地、高寒草原类草地、温性荒漠类草地。三类草地各自占全国草地面积10%左右,以上四类草地面积之和可占到全国草地面积的一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和西部。
下列5类草地面积较小,分别是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荒漠类、暖性草丛类、干热稀树灌草丛类和沼泽类草地,它们各自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均不超过2%。其余各类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在2~7%之间,居于中等。
3s技术评估草地的作用
3s技术由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构成,3s技术与地面草原植被路线考察相结合,是常用的研究方法,基于3s技术的草地退化的动态监测系统,借助gis开发平台和可视化vb开发工具,以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为基本的数据源。利用3s技术,实现了对草地退化适时监测、评估。3s技术是半自动化的监测手段,地面监测数据获取困难,且不具有实时、在线监测的功能。
换言之,当前草原生态监测数据碎片化、人工化,草原生态评价片面化,草原生态监测系统不完整。草原生态监测数据获取困难,草原环境监测手段单一化,难以获得实时在线的草原生态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