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区旧楼街道有那么破烂不堪吗
谢谢相邀。
中国内地人去香港旅游所看到的各区的街道上破旧不堪,街道窄,又没绿化的原因是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各色人种都来香港定居,虽有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也有保持民风的古建筑。
香港早已回归中国的怀抱,实行的是一国两制,即香港和澳门。香港法制是比较全的,但对曾经的历史是不能抹煞的。破落的房子也要保留,这也是对古老文化有怀旧的意义吧。

那些名导演在拍武侠剧或电影剧目时也会到这些破落不堪的古民风建筑去取景的,如果这些建筑都被拆了,香港的历史文化就变得一无所有了,在旅游层面上就失去了光泽,就感觉香港只有高楼大厦就不见好玩的地方了。
外国人来香港不是奔着高楼而去的,他们很喜欢有民风的建筑,你这些都不存在了还有谁去香港旅游呢?要保留一些古建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往,香港就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会变得欣欣向荣!
早晨!香港旧楼街道真的破烂不堪吗?这可能是感观及住宿条件不同与国内。香港是山多平地少的地方,楼房多依山面海而建。香港开埠以来因人口膨胀快,往房压力相当大,一些中下收入阶层只能住木屋及政府建造的临时安置区。1978年香港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让一些收入不足购买私人楼房,又不够条件进住公屋的家庭入住兴建的屋苑。当然一些低收入的符合条件家庭可轮候上楼(搬进公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住房压力。
实际上香港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缺地建楼,香港绿化面积达70%,其中郊野公园占绿化面积40%,若要动用这些绿化面积建楼不是易事,必须通过环保评估最后在立法会通过后方能启动。近年由于一些新界新市镇发展计划因各种原因而暂时阁置,对日益的住房短缺问题更雪上加霜。
由于香港人口居住在港岛九龙为多,不少人为求工作及上学方便,不愿搬进较远的新界地区,因此港岛九龍住
房压力极大。在香港一些“握手"楼随处可见,而且楼龄较长,在维护及卫生管理上造成不便。虽然政府对危楼有拆建的规例,但有不少人为求方便并不愿搬走,给规划重建工作造成阻力。
漫步在一些大街上如深水埗,九龙城及新界元朗的一些旧街,你会发现旧楼特别多,显得陈旧杂乱,墙体被密布广告牌、挂墙冷气机架及锣丝锈蚀,似乎脏兮兮的。其实香港环境卫生清洁做得很棒,除一些卫生死角,街上马路很干净、极少灰尘扬起,而且街道每隔几十米存放垃圾桶,垃圾亦分类收集,城中建筑工地泥头车进出需严格清洗干净,一但有余渣土泄漏将会重罚。
香港人已习惯了现有这种居住环境,他们一天要工作10个钟以上,有的工作休息、午餐大部分时间在外消磨,以避开狭窄闷热的住房。今天高房价的香港对不少人来说,能有一套较宽松一点的住房可望不可及,即便是十几至几十平米的"安乐窝"已经是一种奢望了。谢邀!
全球游客来香港,主因是香港有全球最多的摩天大楼,这是香港最具物理意义特色的画面呈现,但不是唯一原因。要感觉乡村的体验,全世界要多少有多少。
何况,香港的老旧建筑,并非全是刻章修旧如旧出来的,几万栋的旧大楼,外表不怎么进行喷涂修缮,任其自然老旧。我的观点,老旧大楼,一定程度上也要进行适度的更新,任其脏旧,多少有碍点观瞻。
仅举香港与上海档次相当的两条马路,让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的各位,进行各自独到的评判。从中能滋味出繁华与贫穷的反差,以及发展均衡性的不充分问题。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观赏高度771米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观赏高度218米
上海虹口区通州路 观赏高度1.59公里,谷歌地图当下没上海的3D。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上海虹口区通州路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上海虹口区通州路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上海虹口区通州路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上海虹口区通州路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上海虹口区通州路
香港岛中西区歌赋街
上海虹口区通州路
ICC 环球贸易广场,在西九龙,港铁九龙站上面,里面有圆方,一个超大的购物城,全是名牌,可搭乘观光电梯,前往其100层参观,天际100,俯览港九新界美景,目前ICC是香港最高建筑IFC 国际金融中心,也叫国金,在中环,在港铁港岛站上面,下面也有个一个超大的购物城,为香港第二高楼,不过上不去顶楼。其次,可以参观中银大厦,也在中环,旁边有李嘉诚同志的长江集团中心大楼,紧挨着还有汇丰银行曾经的总行大楼,都很有特色。力保大厦也不错,拐来拐去的,不过这些都是外观看看,里面都是写字楼。
东莞各镇街面积
虎门镇(178.5km²)
清溪镇(140km²)
塘厦镇(128km²)
厚街镇(125.7km²)
樟木头镇(118.8km²)
东城区(110km²)
沙田镇(107km²)
常平镇(103km²)
大朗镇(97.5km²)
大岭山镇(95km²)
下面是各镇的面积与人均土地面积排名,注意不是人均耕地,包括公摊的道路城建绿化以及公家的山水林田湖草沙。
东莞市清溪镇 14000 公顷,人均 4.0 亩
东莞市樟木头镇 11878 公顷,人均 3.8 亩
东莞市黄江镇 9286 公顷,人均 3.3 亩
东莞市沙田镇 11155 公顷,人均 3.1 亩
东莞市凤岗镇 8243 公顷,人均 2.8 亩
东莞市大岭山镇 9553 公顷,人均 2.3 亩
东莞市塘厦镇 12820 公顷,人均 2.2 亩
东莞市洪梅镇 3320 公顷,人均 1.9 亩
东莞市桥头镇 5600 公顷,人均 1.9 亩
东莞市企石镇 5821 公顷,人均 1.8 亩
东莞市虎门镇 17850 公顷,人均 1.7 亩
东莞市麻涌镇 9111 公顷,人均 1.6 亩
东莞市长安镇 8153 公顷,人均 1.5 亩
东莞市大朗镇 9754 公顷,人均 1.5 亩
东莞市厚街镇 12570 公顷,人均 1.5 亩
东莞市石排镇 4872 公顷,人均 1.5 亩
东莞市常平镇 10330 公顷,人均 1.4 亩
东莞市横沥镇 4467 公顷,人均 1.4 亩
东莞市茶山镇 4540 公顷,人均 1.3 亩
东莞市道滘镇 5425 公顷,人均 1.3 亩
东莞市高埗镇 3460 公顷,人均 1.2 亩
东莞市中堂镇 5979 公顷,人均 1.0 亩
东莞市东坑镇 2380 公顷,人均 1.0 亩
东莞市寮步镇 7138 公顷,人均 1.0 亩
东莞市望牛墩镇 3159 公顷,人均 0.9 亩
东莞市石碣镇 3621 公顷,人均 0.9 亩
东莞市石龙镇 1383 公顷,人均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