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看了一下这里的答案,都很详细,很正确,但内容太多了,看着有点累,我理解这个问题,其实是想知道是哪几个关键因素决定了碧桂园成功的,关键点其实就几条,可以很简单:

1、成本管控:大量挖中海这个号称中国成本管控最牛企业里的高管,做到成本管控一流,包括莫斌,也是来自于中海。

碧桂园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绿化工程类简历范文大全。  第1张 碧桂园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绿化工程类简历范文大全。 果苗类

2、人才战略:杨国强跟平安马明哲打了场高尔夫,就学到了人才战略,然后回去丢30亿怼300个高级人才,这招挺狠的。

碧桂园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绿化工程类简历范文大全。  第2张 碧桂园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绿化工程类简历范文大全。 果苗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快周转:这个不用赘述了吧,全国人民都知道,他们也是因为快周转去年出了不少事儿,就是当年拿地当年开发当年回款甚至当年解盘。

4、跟投政策:项目高管跟投20%左右,没钱可以公司借(在前期),逼着大家玩命怼。

5、合伙人机制:后期碧桂园在很多区域放手让经理人去采取合投的模式,快速放量,千亿规模就起来了。

没了,如果还有请补充,这几个是最重要的。


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成功绝非是偶然,一定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之后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功。

像碧桂园、恒大、万科这些企业之所以能被众人熟知,也离不来他们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以碧桂园为例,它的成功远远离不开战略方向,27年一心只做一件事,碧桂园把握了正确的战略方向,紧跟中国城镇化发展,不断在三四线城市,走出了一条碧桂园特色的路线。碧桂园的项目遍布全国每一个省、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次离不开创始人的努力,碧桂园的创始人杨老板曾经对媒体说过“自己是农民出生,18岁前没有穿过鞋、没有穿过袜子”,后来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从小小的建筑工人一直做到全国500强企业,没有过人的能力和魄力还确实不太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再有就是碧桂园重视人才培养,杨老板曾对负责招聘的人说“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这样的大手笔,让碧桂园在短短几年间,建立起一个由1100余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还有营销干将、超级碧业生等人才培养,专门打造“未来领袖”。

碧桂园能领先于恒大、万科、保利和融创中国等强大的对手,肯定有其过人之处。碧桂园的发家史,是挺让人感兴趣的!

要说碧桂园的发家史,我们不得不谈到一个人,那就是碧桂园集团的创始人杨国强。杨国强出生于1954年,祖籍广东顺德北滘镇。

然而,改变杨国强人生轨迹的人是他大哥。在1978年,杨国强的大哥在工程队工作,那一年大哥给家人买了新鞋和新衣服。想让致富的冲动和想要学手艺的心促使24岁的杨国强跟着哥哥学起了建筑,加入到镇政府属下的北滘建筑工程公司。

1992年,杨国强想方设法拿下了当时碧桂园4000套别墅的项目,不过老板没有工程款,杨国强只能垫付。1993年6月房地产出现泡沫,碧桂园的项目老板拿不出现金,就称将房子抵工程款。当时的碧桂园项目因为位置偏僻,4000套别墅只卖出了3套!

杨国强到广州一家私营贵族学校参观,无意中发现贵族学校可以吸引有钱人愿意到穷乡僻壤聚居,他在碧桂园兴建国际学校,成功将楼盘卖光。

他把赚到的钱全投入到了广告上,结果年收入翻倍,他又把钱都投到了广告上,每年的营业额都翻倍增长。

这个就是发家的启程,而进入房地产下半场,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对于超大型房企来说,得人才者得天下,碧桂园一定深谙这点,在企业治理上才能如此重视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再来说说碧桂园的商业模式。除了人才这条生命线外,商业模式是企业持续盈利和发展的另一条生命线。碧桂园的商业模式也吸收了全球最大企业沃尔玛的经营哲学。沃尔玛的商业模式即薄利多销的平价、低价模式;而碧桂园的一个显著特点则是其房价的均价为TOP10房企里最便宜的。

杨国强曾经说过:要为老百姓建造又便宜又好的房子,杨国强和莫斌都有建筑专业背景,如何打造出品质过硬的产品也是他们一直钻研的课题之一。

目前来说,机器人、农业和房产的平行发展是碧桂园多元化发展的下一步,未来碧桂园是否能继续发展壮大,我们拭目以待。

一个企业的成长历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很多企业的大佬都会有家族进行支持,可能事业会成长很快,但是也有很多企业的大佬是没有这种支持的,他们是创始人拼着血和汗一步步发家的,而碧桂园很明显属于后者。

碧桂园1992年诞生于广东,至今已有27年了,当时的小公司如今已变成中国地产行业的龙头之一,我仔细研究了碧桂园的一路历程,我觉得这个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点:

1.创始人大恒心、大毅力。从当年的乡村青年,走到如今的世界五百强老总,没有恒心与毅力是不可能的,面对着市场一波波的冲击,还能巍然不动,这种心态是真的厉害,也注定成功。

2.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过去的20年是地产行业最好的时候,碧桂园抓住了这个机遇,做大做强,虽然可能过程中会有不顺(比如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但是他们还是硬挺过来了,这种精神也是值得借鉴的

3.战略方针明确,目光长远。紧跟政策发展郊区大盘、城市核心区的优质住宅、科技小镇产城融合到现在的农业、机器人、地产三家马车并行,这种眼光是很难得的,不仅要对社会发展需要有前瞻性,更是考验一个公司的魄力。

总的来说吧,碧桂园发展壮大基于很多方面,但是所有的因素都离不开这个公司领导人。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在业界领先于众多强劲对手的碧桂园,成功是有原因的。

首先,任何一个牛X的企业背后都会有一个全身上下散发着光芒的创始人,暂且不谈马云和任正非,先来看看BGY的老总—杨国强,杨老板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见解。创业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杨老板有着非同一般的魄力和格局,试想一下,4000套别墅只卖出3套,搁谁身上都得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吧?但后来由于一次机会,杨老板了解到兴办贵族学校可以吸引人群到所谓的郊区去居住,经过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开创了“名盘+名校”的中国教育地产的先河,此后这种销售模式在房地产界经久不衰、如火如荼。

此外,碧桂园深喑用人之道,推出“超级碧业生”计划,不拘一格,能者居上;学习、借鉴、应用先进的商业模式;紧跟时代潮流,多元发展,追求机器人、农业和房产的平行发展,个人来看,这也算碧桂园转型升级的表现之一吧。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而已,不过从碧桂园的发展过程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还是蛮多哒~